網路口碑的領頭羊-部落客、網紅、YouTuber
中國古代最早的口碑行銷-洛陽紙貴
透過有號召力的人來介紹產品、服務的方式一直都是行銷不可或缺的一種方式。像是古代「洛陽紙貴」,左思在默默無聞時耗費十年光陰著《三都賦》,但由於無人認識,甚至被瞧不起、唾棄。後來獲得當時有名氣的文人寫序、作注,經過名人加持後的《三都賦》變得炙手可熱起來,眾人爭相傳抄還帶動了紙價大漲,也就是洛陽紙貴的由來。
洛陽紙貴是果,造成這個結果的除了產品本身的品質以外,還有名人們的背書、號召,透過炒作的方式營造話題性。放在現在來看的話,品牌經營者也很值得參考,也就是透過名人的加持來讓產品曝光度增加。特別適合像是左思這樣一開始默默無聞的例子,品牌形象尚未確立前其實很多人是抱持觀望態度的,甚至是大品牌的新品也是很需要名人加持,不管是速食店新餐點、手機廠商新機型、服飾店新套裝……,消費者已經習慣透過他們信任的名人來了解新產品、新事物,但這些名人們也是良禽擇木而棲的。
社群媒體消長與傳播者們
早期主流媒體還是報章雜誌、電視媒體的時代,想躋身名流並不容易,要上電視更是有門檻,電視名人的價值觀、吃穿自然容易被模仿。隨著網路的發展,部落格(Blog)讓每個人有自己的小天地可以暢所欲言,也慢慢有了擁護者,後來的Facebook、Plurk、twitter等,文章篇幅變短、資訊流通的速度加快,漸漸影響了部落格的影響力,而YouTube隨著影音編輯的門檻降低,也造就越來越多的YouTuber產生。
透過上方Google趨勢可以看到「部落客」的搜尋量在2006逐漸攀升,當年《商業2.0》(Business 2.0)在7月把「你!」置於「影響現在的50人」第一名,《時代》(Time)甚至把「你」選為2006年度風雲人物,足可見個人用戶的影響力。「網紅」一詞因為還有其他解讀,目前比較常用的「網路紅人」則是在2016年初才有顯著的成長,「YouTuber」雖然在更早就已經存在,但礙於語言使用習慣的關係,在2016年中左右才隨著「網紅」攀升。
(圖片來源:時代雜誌)
口碑行銷需要與時俱進
透過搜尋量的消長我們可以知道部落客的影響力正在逐漸下降,取而代之是網紅、YouTuber,但在解讀的時候需要注意一個重點,這些「身份」是可以同時兼具的。不少的部落客從網誌型態的部落格轉移至Facebook粉絲團經營,而隨著影音更加容易入手,YouTube頻道的影音也相得益彰。
在擬定行銷策略時就要考慮到受眾屬性,青少年、社會新鮮人、小資女…都有各自偏好的粉絲團、頻道,如果規劃不當甚至可能造成反效果,而網路上的話題流動速度一直加快,所以專業的行銷規劃除了經驗以外更要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