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縮寫:AI),是指以機器人或是電腦運算,來實現人類所具有之智慧的技術,AI人工智慧目前已經廣泛的運用,最熟為人知的是語音辨識,例如Apple的Siri、Google的Assistant、Amazon的Alexa等應用於日常生活的服務,因此其成熟度已達到實用等級。再來是影像辨識,一般民眾可能體驗到的車牌辨識以及私人汽車產業自駕車的開發,也在運輸業、零售業等領域中不乏見到影像辨識的運用;最熟為人知的就是美國企業家Elon Mask所創立的Tesla。除此之外,自然語言處理也是人工智慧的一環,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人工聊天機器人,讓機器人學習人與人聊天之間的情境與詞彙,進而擁有本身的思想與智慧,但目前尚無法可以達到機器人與真人聊天的情境,仍然限定於某些環境當中。
人工智慧(AI)掀起全球數位旋風,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Gartner在2018年Reimagine HR大會上,副總裁Scott E. Engler表示,AI正在改變今日我們對工作需求的想像!而根據Gartner報告指出,2020年起,全球各地在新的產品軟體服務幾乎都可以看見AI的身影,在工作機會中尤其表現明顯,AI將減少180萬個工作機會,同時也創造約230萬個新的工作機會;如果只是重複性高且沒有創造和策略性的工作內容,那麼一定會被AI所取代。AI對產業影響甚鉅,目前各行各業多數都開始使用電腦來做自動化管理,像是物流倉儲、金融服務等,對於民眾息息相關的零售業更是全力打造無人商店來降低人力成本;自駕車目前仍在開發測試當中,當然也別忽略對於人類最重要的就是醫療與健康產業,對於AI的需求及應用,醫療產業成長力道之強勁是不容小覷。

人工智慧(AI)如何影響醫療呢?利用網路、電腦和通信,做到收集數據、傳輸、儲存及管理各項患者與醫務人員、醫療機構、醫療設備之間的互動,把所有的醫療業務流程數據化。不僅可以提高醫護的工作效率,減少出錯的頻率,還可以透過遠端醫療來改善醫療資源缺乏的偏鄉區域,實踐提高醫療品質的目標。
在台灣近期最大的新聞就是2018年8月,台北榮總宣布打造智慧醫院,找來廣達董事長林百里跟緯創董事長林憲銘一同簽約,兩家科技大廠要分別為榮總打造智慧病歷與醫療決策系統等,至少擬定7項智慧醫院專案。與此同時,鴻海總裁郭台銘也與美國醫療機構合作,目的是透過AI分析富士康在威斯康辛員工生理數據,改善員工健康並降低集團的醫療支出。這都說明了科技業已經確立智慧醫療是未來的先驅,也是產業的藍海。
要改善醫療服務成效,並節省醫院與病人的時間和成本,要做到這些,就需透過大量的數據和資料去分析和改善。台灣的醫療產業在世界是名列前茅,若能建立醫療數據的採集,和建立雲端資料庫平台,不僅可判讀病人的狀況,也方便醫護人員在第一時間判斷、決策;不管是在醫院還是病人出院後,都可在同個平台上使用。而政府也需擔起領頭羊的角色,科技部於2018年12月26日也宣布建置台灣首座跨院所的本土化「AI醫療影像」資料庫,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榮民總醫院、台北醫學大學3大頂尖醫療團隊合作,藉由多位醫師經驗和專業智慧,從2017年起開始投入,開發可自動判讀醫療影像之AI演算法,一年多來累積4.6萬個案例的相關影像,其中包括心臟冠狀動脈疾病、腦轉移瘤、原發性腦瘤、聽神經瘤、肺癌等疾病之電腦斷層、血管攝影、磁振造影和X光等15類。科技部期望以這些相關案例,協助醫師加速醫療影像判讀及提高診斷的一致性與精準度,也可以縮短病患就醫時間及減少侵入式檢查,降低醫療支出。科技部表示未來將持續蒐集資料,並把成果開放給外界合作。
為了能讓醫學專家快速預測疾病,全球醫療產業紛紛投入研究,台灣這方面也不落人後,2018年底台灣微軟和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共同合作,發表基因分析平台TaiGenomics。了解基因的組成可以協助醫學專家判斷疾病是如何發生的,也可以因此預測患者將來會不會發病;協助醫師診斷更加精準與快速,減輕各級醫療人員的時間成本。如果是用傳統方法檢測,通常由病患描述症狀及傳統常規檢查,還要再加上基因和生物醫學檢測,才可以做到精準治療。但是透過AI先去閱讀大量的醫療文獻,運用雲端運算分析,許多潛藏在基因序列中的遺傳疾病及變異有可能因此能率先診斷出來,及早發現醫師就可以擬定最有效的辦法來對抗疾病。基因醫學還有許多未知的領域尚未被開拓,台灣可以藉著AI的協助,建立世界級的精準醫療。
數位健康、AI及患者的體驗將會是未來醫療產業的趨勢,數位健康包含遠端監測、遠距醫療、個人警急回報系統等應用。AI則應用在醫療影像、風險分析及發展出語音照護系統及語音助理等層面。患者體驗則是高質量的醫療保健和顧客的滿意程度指數,會是智慧醫療中重要不可或缺的一角。醫療科技新戰國時代全世界已正式開打,要想達到「預防發病、診斷準確、治療高效、照護貼心」的目的,就要跟上時代脈動,透過數據分析以及相關應用,創建具有成本效益和以患者為中心的醫療保健系統,就可以為人們帶來更方便更健康的生活。